怎樣挑選和鑒別一次性紙杯、紙碗、塑料杯材質
發布日期:2020-05-27 瀏覽次數:
0
裝科研測試中心材料性能檢驗室技術總監、高級工程師王振華,請他就相關知識做一介紹。
●一次性紙杯
王振華高級工程師告訴記者,一次性的紙杯按用途可分為冷飲杯、熱飲杯和冰淇淋杯。按構成可分為涂蠟杯和淋膜杯。紙杯的原紙均為食品包裝用原紙,即用純木漿制作,不能用再生紙。為防止滲漏可采用涂層或淋膜處理。通常冷飲杯可以采用食品級石蠟涂在內層,耐熱性低,耐熱溫度不能超過40℃;目前涂蠟杯越來越少,逐漸被雙淋膜杯取代。盛熱水或含油的冰淇淋的紙杯采用淋膜紙杯,即在紙上涂淋一層塑膜,一般是聚乙烯(PE)膜,耐熱性高,耐熱溫度為80℃。采用雙層淋膜,即在紙杯內側和外側各附一層PE淋膜,挺實度和防滲透性更好。國內比較多見的是PE淋膜紙杯,國外較多開發PLA(聚乳酸)淋膜紙杯,安全性和降解性好。消費者應注意,由于PE淋膜耐受溫度為80℃,所以較好不要用紙杯直接盛開水泡茶,可以用其他耐高溫容器泡茶后,采用紙杯盛裝溫熱茶水。
消費者選擇一次性紙杯時,沒有微生物、理化檢測的設備,但可采用看、聞、照、捏等步驟來感官判斷紙杯的質量安全是否合格。
選擇合格的紙杯,首先要看紙杯外包裝上面有無QS生產許可標志、生產商信息和生產日期。另外還要查看包裝上注明的適用范圍,正規的一次性紙杯均有標注紙杯適用溫度。
然后查看一下紙杯的外觀,紙杯杯口不應凹陷、起皺;淋膜層、上蠟層應均勻,且杯身應清潔無異物。紙杯的印刷外觀圖案、顏色越簡約越好。印刷圖案應輪廓清晰、色澤均勻、無明顯色斑。根據今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推薦性國家標準《紙杯》(GBT 27590-2011)的規定,紙杯杯口距杯身15毫米內、杯底距杯身10毫米內不應印刷。雖然因為有淋膜的保護,油墨成分不一定會帶入到食品中,不過選擇杯口杯底無印刷的紙杯還是會更安全。
聞
打開紙杯的外包裝,聞一下紙杯的氣味,合格的紙杯應當無異味。不合格的紙杯,例如采用了工業石蠟,淋膜沒有用食品級而是采用非食品級的回收再利用的PE,就可能有一些不穩定的低分子的成分游離出來,釋放出異味,如果盛裝熱水等,異味可能會更明顯,這樣的情況就要小心對待了。
捏
國家標準對紙杯有杯身挺度和杯底強度的要求。材質很軟、稍稍一捏就扁的紙杯,有可能是偷工減料的產品,不便于使用,使用這種紙杯接熱水易引起燙傷等意外傷害。
照
紙杯中是不允許使用熒光增白劑的。一些不法產品因為采用再生紙制造,白度不夠,就加入熒光增白劑充作原漿紙使用。雖然目前沒有證明熒光劑吸收多少會對人體造成傷害,但熒光劑已被列為潛在致癌因素之一。如果含有熒光物質,用紫外光照射會發出藍色的熒光,消費者可利用此原理使用可發射紫外光的驗鈔筆進行初步驗證。盡管在有淋膜的情況下,熒光劑往往不會很快滲透、遷移到食品中,但仍然存在潛在危害,按照標準,如果杯身發出熒光的面積超過5%,就是不合格產品。
●塑料器具
家庭中塑料保鮮盒、水杯等塑料器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,特別在夏季里更為常用,如何選對材質,確保安全呢?王振華高級工程師介紹說,塑料制品的底部有一個帶箭頭的三角形的回收標記,三角形中間有一個數字,這是塑料材質的代碼,可以根據這個數字來選擇不同材質的塑料器具用于不同用途。
“1”代表PET(聚酯):常見于礦泉水瓶、碳酸飲料瓶
這種飲料瓶可耐熱至70℃,適合裝溫飲或凍飲食品,裝高溫液體或加熱則易變形,有害物質會融出。PET使用10個月后,可能老化,釋放出有害物,因此飲料瓶用完了應及時廢棄,不要再用來作水杯或長時間循環使用。
“2”代表HDPE(高密度聚乙烯):醬油瓶、油瓶,清潔、沐浴產品瓶
HDPE可耐熱100℃—120℃,用于食品包裝一般用來制造大容量容器,周轉箱、周轉桶等,具有較好的環境適應性。
“3”代表PVC(聚氯乙烯):藥瓶、儲物瓶
不加增塑劑的PVC質硬,用于做管材、門窗等,少量用于食品醫藥包裝。
“4”代表LDPE(低密度聚乙烯):酸奶瓶、口香糖瓶、飲料瓶
LDPE是通用塑料,加工溫度低,一般不加助劑,可制造多種容器,但使用溫度不能超過80℃。
“5”代表PP(聚丙烯):保鮮盒、微波爐餐盒
******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料盒,可在小心清潔后重復使用。需要特別注意,有些微波爐餐盒,盒體以PP樹脂制造,但盒蓋卻以PE制造,由于PE不能耐受高溫,因此不能與盒體一并放進微波爐。為保險起見,容器放入微波爐前,先把蓋子取下。
“6”代表PS(聚苯乙烯):泡面盒、快餐盒
PS耐熱、抗寒、抗沖擊性較好,但不能放進微波爐中加熱,以免因溫度過高而釋放低分子化學物。其不適用于盛放強酸性物質(如醋、橙汁),高溫下容易分解出有害成分。
“7”代表PC(聚碳酸酯):水壺、水杯、純凈水桶.